我們使用cookies進行分析、提供個人化信息和廣告及提供更佳瀏覽體驗。如繼續瀏覽,即表示你同意及接受我們的Cookies政策。
生活醫學
*本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,詳情請諮詢專業人士意見。
不論在東方或西方國家,生活醫學的概念都一直紮根於歷史中。亞洲的太極、氣功早已流傳到西方國家,背後的五行、中醫的理念與西方的生活醫學息息相關。近年來,「禪武醫生活醫學」開始興起,以中國禪學養生文化為基礎,融合西方生活醫學的理論,例如鼓勵全穀物和植物性蛋白質的餐單,提倡練習中國傳統功夫以提高每日的運動量,運用襌武特色的呼吸法和內養功去達到紓緩壓力的效果。研究發現,禪武醫生活醫學有效改善初期認知障礙或自閉症人士的認知功能(如認知靈活性和記憶功能)和心理健康(如壓力知覺)。可見,生活醫學或能中西合璧,相輔相成,以不同的文化、知識全面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。 西方的醫通常著重於短期內處理表面症狀,而中醫則更傾向於縱觀整體,關注身體各臟腑的整體協調。中醫認為情志是人體對外界環境一種中性的心理反應,如果情緒長期被壓抑或過極,情志活動就會出現異常,導致體內氣血陰陽失調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到不同情志會直接影響氣的運行4,長期憤怒使氣往上行、思慮導致氣鬱結不通等。過極的情志同時也損害五臟的功能。「怒傷肝,思傷脾,喜傷心,悲傷肺,恐傷腎」,憤怒導致頭痛,擔憂減低食慾,悲傷或令呼吸淺促。我們多觀察身體上的反應,會更容易認識、感受自己的情緒。 為了調理身體和情緒,西方的生活醫學提倡六大支柱,包括睡眠、壓力管理、運動、飲食、社交和避免高風險物質。而中醫的情志護理呼應著這些支柱。中醫主張調養精神,天人合一,配合自然界四時的變化,採取不同調養精神的方法,如春天時應晨起散步,夏天避免憤怒,秋天應早睡早起,冬天要特別維持安靜的內心。《黃帝內經》同時指出了「悲勝怒」、「恐勝喜」、「怒勝思」、「喜勝憂」、「思勝恐」,以五行生剋原理來調節情志。以理性思考去面對、處理恐懼(思勝恐);恐懼則可以避免我們過份開心,心氣渙散(恐勝喜)。「以情勝情」是中醫消化情緒的傳統方法之一。
中國文化一貫重視在生活中調理身心,希望達至祛病長壽。中國的養生哲學和西方的心理學說互補相生,豐富了生活醫學的多元性。
「⼼旅」是由香港中⽂⼤學所資助並提供專業⼼理服務的社企。我們一直秉承「實證為本」的宗旨,為大眾提供多元化、價錢適宜、專業的低密度心理服務。我們的服務對象為受情緒困擾或想提升心理健康的人士,服務涵蓋情緒及壓力管理、睡眠困擾、生活醫學等。 「公共心理健康研究室」是一所由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成立的研究室。主要研究領域包括:生活醫學和心理健康、睡眠治療/作息障礙及抑鬱症的關係、以及低密度心理治療等
心理健康
2024年7月18日 449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大自然篇】大自然如何療癒我們的身心?
城市的環境讓你感到壓抑嗎?原來親近大自然能夠改善我們的精神健康。
2024年7月17日 533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正向心理學篇】如何實踐感恩?
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正向心理學對情緒的幫助,以及感恩的重要性,但實際上又如何練習感恩呢?
2024年7月16日 587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正向心理學篇】如何活得更快樂?
快樂其實是否真的只取決於環境因素?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控制我們得到的快樂吧!
2024年7月16日 441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正向心理學篇】甚麼是正向心理學?
正向心理學有別於傳統心理學,它更著重培養正向情緒和特質,促進個人的成長。
2024年6月17日 635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壓力管理篇】關掉自動導航系統,用心觀察當下
我們每天的生活變得慣性而自動化,沒有留意自己或身邊的一切。而靜觀則希望讓我們靜下來,觀察當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