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使用cookies進行分析、提供個人化信息和廣告及提供更佳瀏覽體驗。如繼續瀏覽,即表示你同意及接受我們的Cookies政策。
生活醫學
*本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,詳情請諮詢專業人士意見。
傳統的心理學理論認為情緒疾病由多因素引起,例如遺傳、個人性格、成長經歷等。然而,近年國際醫學研究發現原來現代生活模式也可能導致抑鬱、焦慮等情緒問題。究竟生活習慣怎樣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呢?
運動是一種有效改善負面情緒的方法。從腦部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角度看,運動中釋放的血清素和多巴胺能使我們產生開心的感覺。而從心理學角度出發,保持運動習慣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,使我們獲得成功感,提升自信。研究顯示,有恆常運動的人確實比沒有恆常運動的人有較低患上抑鬱的風險。
現代人高熱量、高飽和脂肪和高糖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肥胖。研究顯示,肥胖會增加抑鬱的風險,對女性的影響更為顯著,其中的因素有機會是由於社會推崇苗條身材的風氣,造成自信心及壓力問題,進而導致情緒低落。保持均衡的飲食可以為身體提供各種微量元素,以支持神經化學功能的運作。例如,攝取含豐富奧米加三脂肪酸的深海魚類有助緩解抑鬱情緒。當腦部獲得充足的營養能幫助控制和穩定我們的情緒。
壓力會導致身體出現一連串生理變化, 例如:心跳和呼吸加速、肌肉繃緊等。長期處於壓力下會使身體控制壓力的系統失調,影響內分泌與神經系統的運作。緊張不安的狀態亦會對心臟、免疫系統產生影響,並增加受情緒困擾的風險。因此,學習放鬆心情(例如:靜觀)對於減輕生活壓力、提高專注力、改善健忘等認知症狀會有所幫助。
良好的睡眠對心理和身體健康至關重要。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身心疲憊、集中力下降、並且難以控制情緒。這使我們難以應付日常問題,增加負面情緒,長遠或會導致抑鬱問題。睡眠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,我們可以透過改善睡眠環境、保持規律的作息等方式來改善睡眠質素。
健康的社交圈子對於我們的情感支援非常重要,可以作為彼此在生活及情緒上的支柱,令我們獲得人生的意義感。研究發現,減少社交會導致控制思想和情緒的大腦區域的白質減少,從而造成情緒及思想的變化。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我們提高幸福感、生活品質、正面情緒。
1. Wong, V. W. H., Ho, F. Y. Y., Shi, N. K., Sarris, J., Ng, C. H., & Tam, O. K. Y. (2022). Lifestyle medicine for anxiety symptoms: A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, 310, 354–368. 2. Sarris, J., O’Neil, A., Coulson, C. E., Schweitzer, I., & Berk, M. (2014). Lifestyle medicine for depression. BMC Psychiatry, 14(1), 1–13. 3. Deslandes, A., Moraes, H., Ferreira, C., Veiga, H., Silveira, H., Mouta, R., ... & Laks, J. (2009).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: Many reasons to move. Neuropsychobiology, 59(4), 191–198. 4. Stathopoulou, G., Powers, M. B., Berry, A. C., Smits, J. A., & Otto, M. W. (2006). Exercise interventions for mental health: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view. Clinical Psychology: Science and Practice, 13(2), 179–193. 5. Schuch, F. B., Vancampfort, D., Firth, J., Rosenbaum, S., Ward, P. B., Silva, E. S., ... & Stubbs, B. (2018).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cident depression: A meta-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.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, 175(7), 631–648. 6. Rajan, T. M., & Menon, V. (2017).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obesity: A review of association studies. Journal of Postgraduate Medicine, 63(3), 182–190. 7. Sarris, J., Schoendorfer, N., & Kavanagh, D. J. (2009).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nutritional medicine: A review of monotherapies and adjuvant treatments. Nutrition Reviews, 67(3), 125–131. 8. Salleh, M. R. (2008). Life event, stress and illness. The Malaysi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: MJMS, 15(4), 9. 9. Zeidan, F., Johnson, S. K., Diamond, B. J., David, Z., & Goolkasian, P. (2010).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mproves cognition: Evidence of brief mental training.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, 19(2), 597–605. 10. Short, M. A., & Banks, S. (2013). The functional impact of sleep deprivation, sleep restriction, and sleep fragmentation. In Sleep deprivation and disease: Effects on the body, brain and behavior (pp. 13-26). New York, NY: Springer New York.
「⼼旅」是由香港中⽂⼤學所資助並提供專業⼼理服務的社企。我們一直秉承「實證為本」的宗旨,為大眾提供多元化、價錢適宜、專業的低密度心理服務。我們的服務對象為受情緒困擾或想提升心理健康的人士,服務涵蓋情緒及壓力管理、睡眠困擾、生活醫學等。 「公共心理健康研究室」是一所由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成立的研究室。主要研究領域包括:生活醫學和心理健康、睡眠治療/作息障礙及抑鬱症的關係、以及低密度心理治療等
心理健康
2024年7月18日 433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大自然篇】大自然如何療癒我們的身心?
城市的環境讓你感到壓抑嗎?原來親近大自然能夠改善我們的精神健康。
2024年7月17日 513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正向心理學篇】如何實踐感恩?
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正向心理學對情緒的幫助,以及感恩的重要性,但實際上又如何練習感恩呢?
2024年7月16日 557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正向心理學篇】如何活得更快樂?
快樂其實是否真的只取決於環境因素?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控制我們得到的快樂吧!
2024年7月16日 416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正向心理學篇】甚麼是正向心理學?
正向心理學有別於傳統心理學,它更著重培養正向情緒和特質,促進個人的成長。
2024年6月17日 618 瀏覽
【生活醫學—壓力管理篇】關掉自動導航系統,用心觀察當下
我們每天的生活變得慣性而自動化,沒有留意自己或身邊的一切。而靜觀則希望讓我們靜下來,觀察當下。